首页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第四届“大数据传播”学术论坛及首届“社科大数据工作坊通讯稿”
发布人:综合办  发布时间:2017-12-27   浏览次数:847

20171117日-19日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成功举办了第四届“大数据传播”学术论坛及首届“社科大数据工作坊”。大数据传播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分享和讨论大数据传播相关的跨学科研究心得,以及分享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大数据技术运用方法。涉及的学科有社会学、心理学、计算机学、旅游学、语言学等,可谓是精彩纷呈,彼此碰撞出激烈的火花。

会议以“大数据传播:社会心态与传播空间”为主题,讨论如何围绕大数据传播主题,更好地促进跨学科合作。三天的研讨会设“网络社会心态”、“地理大数据”和“网络空间传播”三大专题论坛,共商未来发展。

1117日上午学员参观大数据传播研究室,并进行了社科大数据工作坊一,即“大数据对社会科学的挑战及海量文本分析技术介绍”。中山大学何凌南副教授主要介绍了中山大学的大数据传播研究室所做的研究及成果,阐释了数据的重要性,谈及谠言大数据对研究方法的三方面挑战,包括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和理论视角。他指出,大数据传播研究方法需要心的大数据网络心理学理论,去构建网民认知模型,情绪态度模型、网民直觉模型和网络舆论传播模型等。在新技术的运用上,何教授展示了海量文本分析技术LIWC技术,指出从语言到思维主要是一种从词汇到概念再到价值观的群体思维过程。

1118日上午是会议的正式开幕仪式,张志安院长亲自主持。继而是大数据传播圆桌论坛“网络空间传播专题”。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孙玮教授山阐述了传播、技术、空间、身体四者相互之间的联系。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仿真工程研究所邱晓刚教授具体介绍了基于ACP的仿真方法,仿真对象主要包括突发事件、平行应急管理体系、临机处理等。该方法可以运用到网络舆情、公共卫生、人群疏散等领域。中山大学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陈旭教授从社交群组的角度来研究其的网络协同优化功能。这三位学者分别是新闻传播学、工程学、计算机学三个领域的专家,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极大的启发了在座的听众。下午是大数据传播圆桌论坛“地理大数据专题”,来自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的梁斐霏、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贾鹏飞、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刘逸和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赖凯声分别围绕地理大数据做了主题分享。大数据挖掘、分析、运用到地理、旅游,甚至城市规划中,对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改变,这些研究开拓了大家的眼界,受益匪浅。晚上还进行了社科大数据工作坊二社会科学中的R语言数据处理实战:以医患社会心态调查数据为例。分享者来自于南开大学的吕小康教授。吕教授是社会学出身,现在却是R语言方面的专家,其现场教学,带领大家进行实践操作,气氛热烈。

1119日的论坛及工作坊从下午正式开始,首先进行的是大数据传播圆桌论坛“网络社会心态专题”。中科院的谭旭运介绍了团队做的社会心态调查报告,以及提出了如何运用大数据技术来完善社会心态调查的问题,与在座的专家学者进行探讨。中山大学的何凌南教授再一次分享了他的研究,这次主题是“转型中国、价值观和社会心态”。中国处于转型中,价值观发生巨变,社会心态也随之复杂。何教授提出了忧虑,同时也有期待。最后天津医科大学的薛婷博士也主要分享了目前在做的团队研究项目,线上线下相结合,通过百度指数、微软指数等数据来对网络上访和突发事件进行预测和管理。她的分享引发了会场内积极的讨论。技术带来的不仅是生活上的剧变,同时也有意识形态、社会心态等看不见的改变,这对于国家来说,是需要及时关注的话题。晚上进行的最后一场工作坊,华南师范大学薛云教授就词向量和深度学习在文本情感分析中的应用。报告中展示了众多高数公式,但薛教授生动浅出的介绍了各种世界前沿的数据提取与情感分析的技术,令人大呼过瘾。

三天的会议与工作坊的学习形成安排紧凑,内容丰富多彩,跨学科的碰撞与学习,场场都是头脑风暴,实在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对于学习者来说,这为今后的研究方向打开了新的视角,也对先进的研究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跨学科的运用将会是接下来的发展趋势,大数据所带来的远不止我们肉眼看到的那么简单。

感谢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的精心安排,以及志愿者们的照顾。


(结业仪式1)

(结业仪式2)
通讯员:沈迪  闫英杰


院办:89172812、89172813 学工办:89172814、89172815
地址: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群贤中路2801号
浙公网安备33069802000007号 浙ICP备05014601号-1

学院动态

学生动态
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