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名片】王洋,2021届传播学专业毕业生
【升学学校】广西大学
【升学专业】新闻与传播专业
【人物简介】
王洋,女,汉族,浙江绍兴人。在校期间,曾担任网络传播学院媒体部副部长、社会实践社干事和学生公寓楼层干部。曾多次获得校“优秀SPT学生”的荣誉称号,每年都获得“优秀SPT学生二等奖学金”。先后拿到2018年绍兴市大中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十佳团队”先进集体、第八届“新生英语口语竞赛”一等奖、第八届非英语专业新生英语口语大赛三等奖、首届“我心中的思政课”学生微电影一等奖、寝室美化大赛“最佳整理内务奖”、2018反邪教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三等奖、党校结业证书、2018年迎新晚会主题征集二等奖、2018绍兴国际马拉松赛志愿者服务证书等荣誉和奖项,同时也是2017届“校优秀毕业生”、“绍兴市优秀毕业生”。
【考研经验分享】
我从大一开始就有了考研的想法,直到大三才开始步入复习正轨。目标院校的选择对我来说是最艰难的一环,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才最终确定目标院校。
一进入复习状态,这种焦躁、定不下心的感受就慢慢淡去了。首先是英语二的准备,英语历来是我的强项,我对它的安排是:前期进行大量的单词背诵和英文原文阅读,中期主攻长难句,后期大量做真题。
政治我预留了大约三个月的时间进行复习,主要安排是:花一个月时间浏览并背诵肖秀荣考研政治重要章节,后两个月主攻真题和肖秀荣考研政治四套卷和八套卷。
专业课上:名词解释+简答+论述+评论/消息写作,新闻与传播专业考研必不可少的准备部分,分值高、准备难度大。每一部分都需要花大量的时间背诵以及总结答题模板。
尽管全力以赴地准备了,但今年目标院校的专业课难度较大,我的得分并不高,转而将目光投向调剂。首先我确定B区几所可能会接收我的院校,三个调剂志愿从高到低依次选择,同时主动向院校递交自己的信息,从电话咨询、邮件递送到通过学长学姐了解情况,每一个环节都不敢松懈,最终以几分之差惊险上岸。
【毕业寄语】
海压竹枝低复举,风吹山角晦还明。加油吧,少年!

【人物名片】应王倩,2021届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毕业生
【升学学校】浙江工商大学
【升学专业】新闻与传播
【人物简介】
应王倩,女,汉族,浙江丽水人。在校期间,曾获“优秀SPT学生”三等奖学金,获得校“优秀SPT学生”、“优秀SPT学生学习标兵”等荣誉称号。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普通话二甲、计算机二级等考试。
【考研经验分享】
Hello,大家好呀,很荣幸能分享我的考研经验。我考的是浙江工商新传专硕。浙工商从19年开始招收 新传硕士生,分数线是355,共招收30人,今年一志愿上线29人(全部录取)。
在备考专业课的过程中我也遇到过难题,比如实务写不来、一道论述题要花很长时间等等,但是我觉得既然选择了新传专业就必然要接受这些挑战。下面先简单分享一下专业课备考。
334主要分为理论考核(75分)和实务考核(75分),理论部分只要把参考书背完就行,实务考的是评论(45分)和消息改写(30分),这部分主要靠练习,频率可以一周一次(包括消息和评论),前期多练习多总结,后期方可熟能生巧。
440分为纯基础部分(名解、简答)和论述,基础部分需要仔仔细细看参考书,不放过任何一个点。论述部分也是得不断练习,总结写作规律。
接下来是公共课的学习。政治前期可以看徐涛强化课,配合精讲精练做1000题;9月安排好时间二刷三刷1000题;10月看腿姐背诵笔记上篇(最少5遍),跟腿姐公众号音频以及腿姐技巧班;11月主要做政治模拟卷选择题,把题中出现过的知识点在背诵笔记中标注出来,复习的时候多加留意;12月最重要的是背诵肖4分析题,背完后安排至少两次模拟考。
英语这块主要分享一下阅读经验。我从5月份开始做英语一阅读,一天做一篇,做完一篇看唐迟的课,同时摘录出文中的生词和长难句,第二天早上读,长期下来可以培养语感。8月中旬开始做英语二,除作文以外其余部分全做。真题我做了三遍,在做第三遍的时候可以仔细分析每个题目的每个选项,并且按照题型归类好,有助于寻找阅读规律。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明年有硕,其名为你。今年三月,我如愿以偿;希望明年三月,你也可以。加油,准研究生们!
【毕业寄语】
毕业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的起点。保持同一份热爱,奔赴下一场山海,愿我们都能乘风破浪,如愿以偿!

【人物名片】邵庆国,2021届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毕业生
【升学学校】渤海大学
【升学专业】小学教育
【人物简介】
邵庆国,男,汉族,江苏泰州人。在校期间,参加了各种活动如献血,绍兴国际马拉松。也获得了许多证书如: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二级,普通话证书,初级会计,教室资格证等。
【考研经验分享】
想要跨考教育学的学弟学妹们,欢迎大家报考位于渤海之滨的渤海大学,我们学校在位处辽宁气候宜人,风景秀丽,是辽宁省十佳最美校园榜首。学科评估上线6个一级学科,在辽宁省排第八位。针对跨考教育学,我只想说认真学和背都可以考上。但是背书不是死记硬背,而是要转化成自己的话来加强背诵。课程上我推荐凯程的网课。英语我每天背诵50个单词 一周巩固一次。课程推荐刘晓燕老师,唐迟老师。政治一定要早点开始,9月份开始真的来不及,建议7月就开始学习。老师推荐陆寓丰老师的课程和最后四套卷,肖秀荣的1000题,最后八套卷和最后四套卷一定要全文背诵。
【毕业寄语】
加油考研吧,这是人生最后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了。

【人物名片】沈艳,2021届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毕业生
【升学学校】浙江理工大学
【升学专业】新闻与传播专硕
【人物简介】
沈艳,女,汉族,浙江湖州人。在校期间,担任学生公寓楼层长。擅长写舆情稿件,曾投稿于校公众号“长三角网络新舆情”,文章浏览量可观,也曾多次获得校“优秀SPT学生”、“优秀SPT公寓服务之星”等荣誉称号,是校“优秀SPT学生三等奖学金”获得者。
【考研经验分享】
源于热爱,始于坚持
我的考研,源于热爱,终于坚持。我们只有真正热爱一件事,才有动力和毅力去完成这件事。幸运的是,我在本科专业的深入学习中,逐渐了解到了新闻与传播的魅力,而后才有了准备升学的决心;最近也有直系学妹向我咨询考研经验,如今的我已可以对此“侃侃而谈”、“倾囊相授”,但去年这个时间段的我也是“小白”一枚,从定目标院校、考专硕还是学硕到搜集英语、专业课资料等过程中,都走过不少弯路,但因为热爱,我才甘愿;然而,在七八月那段漫长而枯燥的备考过程中,我才惊觉,前面走过的弯路可能只是个“前菜”吧,在综合考虑下,我并没有选择暑期留校备考,这所以真的十分考验我的自制力了,但是“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制定计划,按部就班,不要怂就是干!虽说暑期是弯道超车的关键期,但是我们只需要把握自己的节奏,、把握有效学习时间即可,还是希望学弟学妹们不要被外在制造的“焦虑”所困扰;此外,实不相瞒,返校后,于镜湖图书馆中的沉浸式学习确实更有效率,但可能会造成存在新的困扰,比如课业和备考之间的冲突,但我想说“时间挤一挤确实是有的”,至于其他,请恕篇幅有限,未能详述。愿各位选择考研的学弟学妹,也能源于热爱,终于坚持,一战成硕!
【毕业寄语】
静水流深,学无止境。上岸不是终点,对待理想,但愿我们心有所持,温和坚定。